您的位置: 首页 >动态新闻>校园动态>详细内容

校园动态

严禁校园霸凌 共建和谐校园
—— “曲水老园丁法治驿站”法治讲座进村居护航青春成长

来源:曲塘镇社区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:2025-08-06 18:07:1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法治教育,规范学生日常行为,预防校园欺凌,营造安全、文明、有序的校园氛围,维护学生身心健康。8月5日,曲塘镇社区教育中心邀请江苏省关工委百佳法治副校长、曲塘镇教育关工委副主任、“曲水老园丁法治驿站”领衔人葛宝金同志,走进由曲塘镇曲园村、兴曲村、虹桥社区、团结社区联合开办的校外教育辅导班,以“严禁校园霸凌 共建和谐校园”为主题开展法治讲座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法治力量。

19cebf2e6c7145a49525a0f5fdfe0824.jpeg

葛宝金同志开宗明义:“校园是同学们求知问道的沃土,是结交挚友、孕育梦想的乐园,本应回荡着琅琅书声与阵阵欢歌。” 然而,他话锋一转,严肃指出当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校园霸凌现象,已成为威胁校园安全、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,必须引起社会、学校、家庭的高度警惕与共同关注。

随后,葛宝金同志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,系统剖析了校园霸凌的类型、特点及深层危害。他指出,当前校园霸凌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:一是施暴者多以大欺小、以强凌弱,部分甚至勾结社会闲散青少年形成 “霸凌团伙”,气焰嚣张;二是受害者集中在忠厚内向、家庭条件特殊(如贫困家庭、单亲或重组家庭)的学生群体,这类孩子往往因胆小自卑而不敢反抗,加剧了霸凌行为的持续性。

在具体类型上,校园霸凌主要分为四大类:肢体霸凌最为直接恶劣,表现为推搡、殴打、抢夺财物等暴力行为,对受害者身体造成直接伤害;语言霸凌通过侮辱性绰号、恶毒谩骂、威胁恐吓等方式,摧残受害者的心理尊严;社交霸凌则以挑拨离间、孤立排挤为手段,剥夺受害者的社交权利,使其陷入情感孤岛;网络霸凌借助社交平台、手机软件等渠道,以造谣诽谤、泄露隐私等方式扩大伤害范围,其影响更具隐蔽性和持久性。

针对如何杜绝校园霸凌,葛宝金同志提出四项具体要求:

一是筑牢法治防线,主动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法律法规,明确校园霸凌可能触犯寻衅滋事罪、故意伤害罪等刑事法律,从思想根源上敬畏法律、抵制霸凌;

二是强化道德修养,践行 “诚信友善”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在同学间营造团结互助的氛围,坚决摒弃欺凌弱小的不良行为;

三是提升自护能力,遭遇霸凌时要及时向老师、家长求助或报警,切勿忍气吞声助长施暴者气焰;遇到他人受欺凌时,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巧妙劝阻,避免激化矛盾;

四是构建和谐关系,主动融入集体生活,避免单独前往偏僻场所,不轻易听从霸凌者的不合理要求,从日常行为中降低受侵害风险。

此次讲座以案释法、以法明理,让在场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校园霸凌的危害与法律后果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将从自身做起,既不做霸凌的施暴者,也不做冷漠的旁观者,共同守护校园的纯净与安宁,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成长瞬间。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